唯愿大众六道众生从今日去,鼻常得闻十方世界牛头旃檀无价之香,常闻优昙钵罗五色华香,常闻欢喜园中诸树华香,常闻兜率天宫说法时香,常闻妙法堂上游戏时香,常闻十方众生行五戒十善六念之香,常见一切七方便人十六行香,常闻十方辟支学无学人众德之香,常闻四果四向得无漏香,常闻无量菩萨欢喜、离垢、发光、焰慧、难胜、远行、现前、不动、善慧、法云之香,常闻从圣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之香,常闻诸佛菩提之香,常闻三十七品十二缘观六度之香,常闻大悲、三念、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十八不共法香,常闻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香,常闻十方无量妙极法身常住之香。——摘自《慈悲道场忏法》卷十之发鼻根愿
在宗教中,人们认为香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。远古的人们大概是从芳香植物所引起的愉悦、兴奋、陶醉等直观感受,产生了万物有灵的思想,认为这些植物是神的赐予或有神灵藏在里面,有使人脱离现世痛苦的力量。在巫术时代,亚洲、欧洲、非洲、美洲的巫师和祭师们就掌握了利用芳香药草和其它材料混合,并配合适当的技术使人达到极度快乐,甚至某种高峰体验的方法,人们认为这种至乐是神的恩赐,从中能够获得极高的顿悟。
佛教中,香的主要作为供品供养诸佛菩萨,按照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印度的风俗,供香的形式有涂香、末香、烧香。涂香是指将各种香粉调湿呈膏泥状,用来涂抹身体。关于涂香的功德,《华严经·普贤行愿品》卷十一有载:增益精气、令身芳洁、调适漫凉、长其寿命、颜色光盛、心神悦乐、耳目精明、令人强壮、瞻睹爱敬、具有威德等十种功德。
尽管人们用涂香供养佛陀和僧团,佛却并不使用涂香,因六群比丘使用涂香遭到了居士的非议,佛还制定了不允许出家比丘涂香的戒律,《毗尼母经》卷五中:“六群比丘如俗人法,用香涂身,诸檀越嫌之,云何比丘如俗人法。世尊闻已,制一切比丘不听用香涂身。”
《楞严经》中,香气是鼻根圆通法门的观修助缘。佛教中还用香药沐浴。佛教认为,香不但能治病,能影响人的情绪产生,而且能开智慧,领悟佛法。不同的香气,能抵达身体不同部位的经脉,从而改变相对应的情绪产生和思考。
焚香已经形成为一种文化传统,焚香时,香气所及之形成微妙的空间。见人焚香,读经修法,便肃然起敬,不便打扰。香毕之后,则仿如一期心灵宴会的结束,各个回归到现实的杂务中。